什么是隱形設計?要怎么做?
設計并不總是耀眼奪目的藝術。它講究微妙、實用,而且常常是不確定的。很簡單,好的設計往往是隱形的。
明確一點——隱形的設計并非在項目中增加圖層、透明度或是隱藏含義。它是為了打造用戶為中心的項目,使之功能齊備,視覺愉悅。
當我還是個年輕的設計師時,就一遍遍聽到這句話。如果你不得不“裝飾”畫布,那就是在過度設計。最好的設計——真正使項目有效運轉的設計——是隱形的。
但是如何做到隱形?尤其網頁設計是一種相當視覺化的手段。(額外補充,本文會重點列舉幾個網站,來印證隱形設計的觀念。)
思考設計中的隱形咱們別離題萬里,設計當然是可見的。關于這點毫無疑問。但是你所用的工具與技巧,不應該在普通用戶面前耀武揚威。
多數設計只追求“感覺對了”。用戶想要沉浸其中,操作某樣東西。他們不必理解其中緣由。這就是隱形的設計。
Oliver Reichenstein,Information Architects的創始人和總監,以強調隱形設計觀念而聞名。雖然在聽到他的觀點之前,它已經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。在The Verge的訪談中有一些只言片語。
隱形的交流當你創造網頁、移動應用甚至智能手表的交互時,就是在設計某種類型的交流。設計要承載信息,而非阻礙信息。
你在處理時會用盡所有設計手段來打造一種體驗。最終產出并不是給你的,甚至也不是給其他設計師,而是給廣大不懂(也不想懂)色彩理論、間距和字體的受眾。他們只知道所有這些結合在一塊,是否緊密、好用和有趣。
這就是將設計視為一種隱形的手段的重要之處。
我們談論隱形設計時,會想到一些不同的東西。每一種隱形設計都很重要,會通過不同方式影響你的工作。
隱形的產品和排版,例如品牌或是你不會注意到的廣告。(這對應用和游戲設計師很重要,他們常常要思考設計中的擺放問題) 隱形的交互和通知都做到了無縫銜接,在你執行某些操作或任務時并不會想到它們。(例如手機上的鬧鐘和警告) 隱形的美學設計可以建立情感連接,與用戶融為一體,讓人們渴望投入其中。(這正是我們所關注的) 設計技巧隱形的美學植根于設計理論的基礎中。這并不是一種趨勢,也非某個酷炫的新用戶體驗特征的運用。它使用文字、色彩、字體、圖片、圖標和一些技巧來傳遞信息。我們來回顧一些基礎,看看它們能如何為你所用。
再回想一下Oliver Reichenstein說過的。它強調“微觀”和“宏觀”元素。這是關鍵。要達到完全隱形,設計的每個細節都要精心推敲。